通用名:枸橼酸托法替布缓释片
原研商品名:尚杰(Xeljanz)
主要成分:活性成分为枸橼酸托法替布,辅料含山梨醇、羟乙基纤维素等
性状:粉色椭圆形薄膜衣缓释片,除去包衣后显白色
有效期:36 个月
贮藏:密封,在不超过 30℃的环境下保存
本品用于治疗成人活动性疾病,且对以下药物效果不足或不耐受的情况:
1、类风湿关节炎(RA):中度至重度,此前用一种或多种 TNF 阻滞剂(一类抗风湿药)效果不佳 / 不耐受
2、银屑病关节炎(PsA):此前用一种或多种改善病情抗风湿药(DMARD)效果不佳 / 不耐受,可与甲氨蝶呤(MTX)联用
3、强直性脊柱炎(AS):中度至重度,此前用一种或多种 TNF 阻滞剂效果不佳 / 不耐受
使用限制:不建议与生物 DMARD 类药物(如阿达木单抗)或强效免疫抑制剂(如硫唑嘌呤、环孢霉素)联用。
1、核心用药原则
整片吞服,不可压碎、掰开或咀嚼
可与食物同服,也可空腹服用
用药前需确认:淋巴细胞计数≥500 细胞 /mm³、中性粒细胞计数(ANC)≥1000 细胞 /mm³、血红蛋白≥9g/dL,否则不可开始用药
2、推荐剂量(成人)
常规剂量:11mg,每天 1 次
3、特殊情况剂量调整
特殊人群 / 用药场景 | 调整方案 |
用强效 CYP3A4 抑制剂(如酮康唑),或用中等 CYP3A4 抑制剂 + 强效 CYP2C19 抑制剂(如氟康唑) | 减量至 5mg,每天 1 次 |
中度 / 重度肾功能损害(含血液透析患者)、中度肝功能损害 | 减量至 5mg,每天 1 次;血液透析患者需在透析后给药,透析前给药无需补服 |
淋巴细胞计数<500 细胞 /mm³ | 停药 |
中性粒细胞计数(ANC)500-1000 细胞 /mm³ | 暂停给药,待 ANC>1000 细胞 /mm³ 后,恢复 11mg 每天 1 次 |
中性粒细胞计数(ANC)<500 细胞 /mm³ | 停药 |
血红蛋白<8g/dL 或降幅>2g/dL | 暂停给药,待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再评估是否用药 |
注意:不建议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使用;此前用托法替布片(5mg 每天 2 次)的患者,可在下一剂直接换用本品 11mg 每天 1 次。
1、严重感染风险(可能住院或致死)
常见严重感染:肺炎、蜂窝组织炎、带状疱疹、泌尿系统感染,还可能出现结核(肺部 / 肺外)、侵袭性真菌感染(如隐球菌病)
用药期间若出现发热、咳嗽、呼吸困难、皮肤红肿疼痛等感染症状,需立即就医,暂停用药至感染控制
用药前需筛查潜伏性结核,阳性者需先治疗结核再用药;有慢性感染史(如反复肺炎)者,需权衡风险后用药
2、死亡风险
50 岁及以上、有心血管风险因素(如高血压、吸烟)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,用本品(5mg/10mg 每天 2 次)的全因死亡率(含心源性猝死)高于 TNF 阻滞剂使用者。本品 22mg 每天 1 次不可用于上述三种疾病。
3. 恶性肿瘤风险
可能增加淋巴瘤、肺癌、乳腺癌等恶性肿瘤风险,吸烟或有吸烟史者风险更高
肾移植患者联用本品与免疫抑制剂时,可能增加 EB 病毒相关淋巴增生性疾病风险
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查,若发现异常肿块、持续咳嗽、体重骤降等,需及时就医
4、重大心血管事件(心梗、卒中)
50 岁及以上、有心血管风险因素(如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吸烟)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,用本品(5mg/10mg 每天 2 次)的心肌梗死、卒中发生率高于 TNF 阻滞剂使用者。若出现胸痛、突发头痛、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,立即停药并就医。
5、血栓形成风险(可能致死)
可能发生肺栓塞、深静脉血栓(如下肢肿胀疼痛)、动脉血栓,50 岁及以上有心血管风险因素者风险更高。出现突发呼吸困难、下肢剧痛肿胀等症状,立即停药并就医,有血栓风险者(如长期卧床、肥胖)慎用。
1、常见轻微反应(发生率≥2%)
上呼吸道感染(如感冒)、鼻咽炎(鼻塞咽痛)、腹泻、头痛、高血压,通常可耐受,若加重需告知医生。
2、需警惕的反应
实验室异常:肝酶升高(可能提示肝损伤)、血脂升高(需监测并可能用降脂药)、血清肌酐升高
其他:贫血、间质性肺病(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能出现,表现为呼吸困难、咳嗽)、皮肤瘙痒皮疹、超敏反应(如血管性水肿、荨麻疹,需立即停药)
用药监测:用药期间需定期查血常规(每 3 个月 1 次)、肝酶、血脂(用药 4-8 周后首次检查,后续定期监测)、肾功能
疫苗接种:用药期间不可接种活疫苗(如减毒水痘疫苗),用药前需按指南完成必要疫苗接种(如流感疫苗)
特殊人群:糖尿病患者感染风险高,需慎用;有胃肠狭窄者慎用(可能增加梗阻风险);有慢性肺部疾病 / 间质性肺病者,感染风险更高
药物相互作用:不可与强效 CYP3A4 诱导剂(如利福平)联用,可能降低药效;联用其他药物前需告知医生(如甲氨蝶呤、降压药)
孕妇:RA 疾病本身可能增加早产、低体重儿风险,用药需权衡利弊,无明确证据证明对胎儿有害,但需遵医嘱
哺乳期:本品可能进入乳汁,用药期间及停药后至少 36 小时(约 6 个药物半衰期),不可哺乳
儿童:安全性和有效性未确认,不建议使用
老年患者(≥65 岁):感染风险高于年轻患者,需慎用并加强监测
无专用解毒剂,若误服过量,需立即就医并监测身体反应(如感染、异常出血),血液透析对本品清除作用有限。
本品为处方药,不可自行增减剂量、停药或转借他人
用药期间若出现任何不适(如感染症状、胸痛、呼吸困难、严重皮疹),需立即联系医生或就医
请将药品存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
本站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(FDA)公布的信息,整合翻译各药物最新的中文说明,以供医生和患者参考,若有疑问之处,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进行确认和修正!